鑒定委員會由總參謀部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錢七虎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鄭穎人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何滿潮院士,三峽大學李建林校長、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盛謙研究員、湖北省水利廳王萬林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周建中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夏元友教授、湖北清江水電開發公司陳潤發教授等9位專家組成,并推薦錢院士、鄭院士、何院士擔任主任、副主任委員。
長江科學院水利部巖土重點實驗室總工程師周火明教授代表項目組匯報了“水工復雜條件巖體原位試驗新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成果。該項課題針對大型水利水電工程高應力及復雜地質條件巖體力學特性,運用工程地質、水工結構、巖石力學等多學科方法對水工復雜條件巖體原位試驗新技術開展系統研究,歷經10多年的研發與工程應用積累,取得了豐富成果。項目組首次提出了復雜應力路徑巖體原位真三軸試驗方法,研發了高壓真三軸巖體全過程控制原位試驗技術;首次提出了伺服控制與滾軸絲杠組合式、氣—液恒定穩壓加載方法,研發了高應力復雜路徑巖體蠕變試驗技術;首次研發了巖體原位三軸試驗CT測試方法與技術;研發了巖體高壓剛性承壓板中心孔法變形試驗技術、巖體及結構面高壓直剪全過程控制原位試驗技術、柱狀節理玄武巖原位大比尺模型綜合試驗技術、軟巖-樁復合地基原位模型試驗技術,構成了高應力條件下宏細觀方法相結合的巖體加卸荷原位試驗系列技術與方法。研究成果解決了白鶴灘柱狀節理玄武巖高拱壩適宜性、錦屏高應力條件巖體力學參數取值、烏東德和丹巴水電站深埋軟巖成洞特性、構皮灘超高垂直升船機地基長期變形特性等工程關鍵技術難題。
鑒定委員會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經詳細咨詢與充分討論,認為項目研究方法系統,成果豐富,創新性強,引領了我國水工復雜條件下巖體原位試驗方法的發展;研究成果在多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中獲得了成功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研究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上篇:
下篇:
全國聯盟:17000002262 監督投訴:18809312262
備案號:隴ICP備13000421號 版權所有:蘭州中豐建科工程技術中心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肅總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46號A1-2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