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建筑業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 69 億噸,這個數量僅次于運輸和能源行業。為了盡量減少我們的建筑足跡,綠色建筑正變得越來越流行。由于其優化的結構,這些建筑還具有積極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一、綠色建筑提高幸福感和生產力
設計綠色建筑的關鍵考慮因素之一是選擇環保且不會向空氣中釋放有害物質的材料。不幸的是,室內空氣污染是對公眾健康的五種環境風險之一。建筑材料會釋放有害物質,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空氣中的微生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 和 PM10(10 微米或更小的顆粒物)。這些煙霧和顆粒物會引發呼吸道疾病、過敏等健康問題,在極端情況下還會引發致命疾病,如癌癥。將綠色屋頂和墻壁的表面積增加 20% 有助于吸收空氣中的這些排放物,甚至可以節省巨額的污染清除費用!
植物還可以幫助住院病人更快康復。研究表明,綠色基礎設施,如綠墻、陽臺植物,甚至綠化景觀都具有治療作用。它們可以將康復速度提高 15%,減少住院時間,限制繼發感染的傳播,甚至將止痛藥的需求降低多達 22%。這對患者有益,也促進了醫院工作人員的健康和福祉。
此外,植物可以幫助提高工作場所的生產力。這是因為它們保持健康的內飾并且美觀,從而改善身心健康,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將綠色基礎設施融入室內并不需要像豎起綠墻那樣復雜。即使是室內植物也可以幫助限制孢子和微生物,增加室內濕度,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二、綠色屋頂調節熱舒適度
綠色基礎設施也可以作為一種絕緣形式進行優化,以創造舒適的室內環境。這也減少了熱舒適的能量需求。例如,綠色屋頂可以在冬季減少 5% 的供暖能源,在夏季減少高達 33% 的制冷能源。
由于植物擅長保持空間涼爽,它們也可以用來減輕城市熱島效應。熱島效應是由城市地區的基礎設施吸收和重新釋放來自太陽的熱量引起的。由于現代建筑材料的存在,與具有水體和森林等自然元素的農村地區相比,城市地區的這種熱量再釋放要強得多。事實上,模擬表明,如果城市地區 7% 的屋頂是綠色屋頂,則城市夏季氣溫最多可降低 2 攝氏度。
三、綠色建筑優化能源使用
如上所述,綠色基礎設施是一個很好的絕緣體。它可以有效降低供暖和制冷所需的能源,以美國為例,這部分占美國能源使用量的 43%。這反過來又會導致空氣污染,因為這些熱調節系統會將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
綠色建筑還包含節能系統,這些系統需要更少的能源并盡可能限制排放?傮w而言,研究表明,與普通建筑相比,綠色建筑的能源消耗量減少了約 25%,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 34%。
除了高效的能源系統外,綠色建筑還經常采用可再生資源發電。其中包括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系統。這可以降低燃燒不可再生資源,例如天然氣、石油和煤炭,與可再生資源相比,這些資源在長期內污染嚴重、有毒且成本高昂。此外,提取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的過程會破壞當地的棲息地并威脅地方性動植物的生物多樣性。
四、綠色運營性價比高
雖然環保建筑的前期成本通常很高,但從長遠來看,它更具成本效益。與傳統建筑相比,綠色物業的維護成本更低,資產價值更高。由于綠色建筑設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統效率和耐用性,能源消耗和資源使用都得到了優化。這種優化的結果是,將日常成本降至最低。因此,典型的商業建筑報告的維護成本比綠色建筑高 20% 。
由于綠色建筑的維護成本較低且具有許多好處,因此它們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高。事實上,報告顯示,世界各地的綠色建筑業主的資產價值增長了 10% 或更多。
五、綠色建筑是保護地球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綠色建筑具有幾個環境特征。雖然上面已經介紹了許多,但綠色建筑還有其他優勢。除了限制碳排放和能源使用外,綠色建筑的用水量比典型建筑平均減少 11%,并防止超過大量的廢物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
一些綠色建筑采用了彈性設計策略。除了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效率之外,其結構還旨在響應特定環境的因素。這包括緩解氣候條件的被動設計策略,以及優化用水的雨水收集系統。
材料選擇也是綠色建筑設計的一個關鍵特征。通過在可能的情況下采用可持續采購和回收或升級的材料,對自然資源的壓力較小。通常,可持續材料是那些在當地采購且易于再生的材料。這些也往往比其他材料需要更少的維護和保養。盡管它們因地區而異,但可持續材料包括粘土、軟木、交叉層壓木材和竹子。
此外,依靠環保材料,混凝土和金屬原材料的提取有限。這些提取過程對當地生態系統極為有害,并破壞了生物的棲息地。
未來需要綠色建筑
通過在建筑物中加入綠色基礎設施,我們可以創造機會來隔離碳并增強城市內的生物多樣性。通過支持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繁衍,我們可以創造健康的城市生態系統。這些健康的生態系統通過調節氣候、凈化空氣和防止洪水等自然現象造成的過度破壞來幫助我們繁華的城市。
總體而言,選擇綠色建筑是新建建筑的可持續選擇。它的多重好處包括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性的各個方面。通過設計和建造更環保的建筑,我們可以對我們的福祉產生積極影響,降低成本,甚至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樣性和氣候適應能力。
如今,包括中國在內,綠色環保已成為全球建筑行業的發展目標之一,由千家網主辦的2022年第23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將于近期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峰會主題為“數智賦能,碳索新未來”,其中如何打造更低碳、更環保的智能建筑將成為本屆峰會主要探討的主題之一。
峰會將于2022年11月8日至12月8日期間,分別在西安、成都、北京、上海和廣州五大城市隆重舉行。屆時我們將攜手全球知名建筑智能化品牌及專家,共同分享AI、云計算、大數據、IoT、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安防等熱點話題與最新技術應用,并探討如何打造“更低碳、更安全、更穩定、更開放”的行業生態,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上篇:
下篇:
全國聯盟:17000002262 監督投訴:18809312262
備案號:隴ICP備13000421號 版權所有:蘭州中豐建科工程技術中心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肅總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46號A1-27樓